2025年11月4日 星期二

 A死亡後留下遺產37百萬元,由A1A2A3三人協議將其中7百萬元清償A之債務人B後,剩餘數額各繼承1千萬元;三人均未辦理拋棄繼承、未辦理限定繼承,亦未向法院陳報財產清冊。

A生前因好友之公司向銀行借款6千萬元,故充當該借款之保證人,惟A1A2A3三人並不知情;該筆借款並由C為連帶保證人。之後,好友之公司結束營業,銀行催討無著下,將該債權讓與D資產管理公司,該公司因而向法院聲請查扣A1名下6千萬內之財產。

本案涉及

1.  A1主張:D資產管理公司應先向C執行未果方可向A1請求,上開主張是否有理?

2.  A1主張:現行法律已修訂為限定繼承且溯及既往,故其只需承擔所繼承之1千萬元為上限,上開主張是否有理

3.  A1主張:A生前擔任保證人為其所不知,故不需擔負該責任,上開主張是否有理?

4.  A1主張:實務上,購買他人之不良債權通常花費極低,故應調查D資產管理公司取得該債權實際花費之金額,用以減輕己之負擔,上開主張是否有理?

5.  A1主張:D資產管理公司所能執行之數額應以37百萬元,或應以實際繼承之3千萬元為為上限,上開主張是否有理?

6.  D資產管理公司A1之財產執行未獲全部清償,可否就不足額部分向A2A3請求給付?A1A2A3嗣後可否向B請求返還部分金額?又D資產管理公司可否向B,就其所得之金額7百萬元內請求給付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著作:我國個人資料保護法之理論與實踐-兼論旅館業因應困境之解決建議(由德國OmniScriptum集團所屬金琅學術出版社全球發行)ISBN:978-3-639-73637-3
https://www.morebooks.de/store/cn/book/%E6%88%91%E5%9C%8B%E5%80%8B%E4%BA%BA%E8%B3%87%E6%96%99%E4%BF%9D%E8%AD%B7%E6%B3%95%E4%B9%8B%E7%90%86%E8%AB%96%E8%88%87%E5%AF%A6%E8%B8%90-%E5%85%BC%E8%AB%96%E6%97%85%E9%A4%A8%E6%A5%AD%E5%9B%A0%E6%87%89%E5%9B%B0%E5%A2%83%E4%B9%8B%E8%A7%A3%E6%B1%BA%E5%BB%BA%E8%AD%B0/isbn/978-3-639-73637-3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班第一名畢業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法律行政管理航運管理等學士副學士學歷


創業必看工作室全方位服務
做生意不吃虧,找我們就對了


專業行銷創業相對應問題諮詢 
+
契約審查
+
銷售技巧改善通路媒合

每位客戶我們都當作是唯一的客戶
每次諮詢我們都視為人生的第一次
如此足以督促我們---凡事卯足全力
  Email: 0120807@nkust.edu.tw
            u0120807@gmail.com
請先以 Email連繫後我們將盡速安排諮詢時間